磷酸锆/聚苯胺具有稳定导电性能的秘密
说明
采用化学氧化法成功实现了Ani单体在剥离α-磷酸锆(α-ZrP)层间的原位聚合,得到了性能良好的复合材料.研究结果显示,剥离剂插入α-磷酸锆(α-ZrP)层间后,所处的环境和相互作用力发生变化,从而影响了聚苯胺(PANi)分子链的电子转移.剥离的层间距越大,越有利于加速电子迁移,进而使电导率增加.
剥离α-磷酸锆(α-ZrP)
将一定量的α-ZrP粉末按液固比为100ml/g 分散于蒸馏水中,超声分散均匀,控制n(胺):n(α-ZrP)的摩尔比为2.5:1。乙胺、丁胺剥离剂在室温下搅拌处理三天,TBA+OH-在0℃的条件下搅拌三天。
α-磷酸锆(α-ZrP)/聚苯胺(PANi)复合材料的制备
取4.9ml Ani(0.054M)逐滴滴入到处理的α-ZrP中,加入一定量的1 M HCI,溶液在0-5℃的冰水浴中持续.搅拌30min.然后在氮气保护下向溶液中缓慢滴入12.26g(0.054M)/45ml水的APS,反应24h.将产物过滤,用丙酮洗涤,之后用蒸馏水反复洗涤,得墨绿色物质,60℃真空干
燥24h.
α-磷酸锆(α-ZrP)/聚苯胺(PANi)复合材料的电导率
如表一,纯的PANi其电导率的数量级在10-4 S/cm.掺杂α-ZrP后制备出的PANi电导率明显高于未掺杂的PANi,原因是α-ZrP与PANi有强的相互作用,加速了自由电子的传输,电导率增强.

从表中还可看出,在剥离α-ZrP掺杂PANi的电导率,随TBA+OH-、丁胺、乙胺分子链的减小其电导率依次减小,这是因为不同的胺在剥离α-ZrP时会得到不同大小的层间距,α-ZrP的层间距越大,Ani分子越易插层α-ZrP,使得PANi分子链与链之间相互作用力越弱,越有利于电荷的离域化,导电聚苯胺分子链的电荷离域化程度越大,电子跃迁所需能量降低,其电导率越高.经每隔一天在同样条件下对复合材料的电导率测定五次,结果证明,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值不变,说明该类材料在室温下的电性能是很稳定的.